深入实施《广东省政务服务数字化条例》,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今年新春伊始,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随即,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举办《广东省政务服务数字化条例》宣讲大会,加快推动数字政府建设,以数字化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助力高质量发展。
1月1日起,《广东省政务服务数字化条例》(下称《条例》)正式施行。作为全国首部以数字化助推政务服务转型升级的地方性法规,《条例》充分结合近年来广东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创新实践,并融合了数字化赋能的相关内容。
拥有1.27亿常住人口、超过1800万户经营主体的广东,近年来不断拓展政务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从政务服务实现“零跑动”到精准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从跨省通办到跨境通办,充分利用数字化赋能政务服务质量整体提升。
《条例》的出台将如何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南方财经全媒体专访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魏文涛,解读《条例》的特点、创新与实效,以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以“数字化”切入政务服务立法 南方财经: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征程新使命,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求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提高行政效能。今年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也释放出聚焦高质量发展“硬道理”,以实干大抓落实的强烈信号。广东深入实施《条例》对于全省高质量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魏文涛:政务服务数字化是政府治理与服务模式更新迭代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践行服务型政府理念,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的重要抓手。通过立法推动政务服务数字化,是政务服务工作依法有序推进的法治保障,也是推动广东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成果惠及广大企业和群众、进一步提升全省政务服务水平的重要依托,更关系到全省政务服务环境的整体优化,为广东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供有效制度保障。 近年来,广东政务服务各项举措在全国保持领先优势,政务服务一体化能力评估连续五年位居全国前列,有着很好的政务服务基础体系。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形成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企业群众带来了极大便利。例如,“粤系列”平台用户数、活跃度、便利度都稳居全国领先水平,“免申即享”“秒批秒办”“无感办”等数字化体验深合民意,跨省通办、跨境通办服务取得明显成效等。在国务院办公厅2023年9月发布的《关于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立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常态化工作机制的意见》中,广东在招商引资对接服务、深化“一件事一次办”、以新技术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打造“跨境通办”专区、电子证照互通共享等方面的5项工作成果入选了地方部门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的典型经验案例。 数字政府2.0时代,政务服务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会体现在政务服务的各个方面。所以,我们将近年来在政务服务实践中行之有效、人民群众爱用、经营主体支持的政策、经验、做法提炼固化为法规,有助于进一步固化广东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创新做法,为广东政务服务的经验复制推广提供法律依据,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质量,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面破题、走深走实,为广东高质量发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南方财经: 作为全国首部以数字化助推政务服务转型升级的地方性法规,《条例》有何特点? 魏文涛:我省在全国率先推出政务服务数字化领域立法,《条例》重点凸显“数字化”三个字,从内容上主要体现了三大特点。 一是紧扣“数字化”与政务服务相融合的发展理念。政务服务数字化是将传统的政务服务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数字化处理,可以提高政务服务的透明度、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也能够减少政府的行政成本。《条例》从政务服务管理、政务服务全流程办理,到线上平台建设、线下大厅建设、后台监督管理,都融入了数字化应用实践。可以说,数字应用已经成为政务服务当前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支撑。所以,我们在立法初期就坚持精细化立法,结合近年来数字政府建设的特点和成效,增加了“数字化”相关内容。通过“小切口”立法,切小立法选题,突出务实、有效、管用,以增强法规条款的针对性和可执行性,做到制度切实可行、措施具体明确、操作流程清晰。 二是恪守“人民至上”的立法价值取向。政务服务没有旁观者、局外人,人人都是参与者、维护者、监督者。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全面建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协调发展、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体系的改革目标,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比如,《条例》包含了“数字湾区”建设、创新跨域通办业务场景和服务模式、推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在政务服务中的创新应用等内容。 三是强化政务服务新兴领域立法的前瞻性。将“数字化”作为政务服务的关键推进环节,符合未来发展趋势。比如,首次立法明确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政务服务事项线上线下无差别办理、同标准办理;首次明确政务服务机构的数据采集使用原则和共享机制责任;首次对于没有上位法明确的政务服务事项受理程序进行规范;率先出台政务服务事项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技术规范,有力推动电子文件归档。此外,将远程勘验审查、告知承诺、容缺受理、适老化改造等高效便民举措写入条例,填补了立法空白点,兼顾了现实可行和前瞻发展需要,为我省“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南方财经: 近年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迅速崛起正深刻改变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和政府的治理模式,广东应如何运用数字技术赋能政务服务? 魏文涛:《条例》对“政务服务数字化”这一关键概念进行了规定,是指“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务服务,推动政务服务更加智能、便捷、高效的活动”。此处提的“数字技术”,是指借助一定的设备将各种信息转化为电子计算机可识别数字的技术,如何推动数字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是关键所在。 当前办事过程中,我们常用的条形码、二维码扫描、身份证识别、电子证照调用等都属于是数字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典型应用,但应用的范围,包括服务渠道、服务场景、服务方式等还有待拓展,尤其是在涉及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办事的情况下,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突破,提供智能、便捷、高效的服务,这也是我们在政务服务数字化所追求的目标。 实际上,广东已经开展了相关探索实践,推动政务服务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飞跃发展。《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中已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四免’优化”。2018年以来,深圳相继推出了“秒批”和“秒报”改革,通过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在受理审批环节实行无人干预自动审批,在业务申报环节实行少填或不填信息的无感申办。所以,广东在《条例》编制过程中全面梳理总结了数字技术对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的做法和案例,提出了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自动受理、智能审查、智能办理,符合当前技术发展的趋势,有利于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最大程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同时,《条例》还要求完善数字化配套设施设备,不少数字技术落地应用有赖于硬件设施设备的配套,应利用有形的设施设备有效应用人脸识别交互、5G通信、大数据等各类数字技术,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智慧化、数字化的服务体验。 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 南方财经: 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为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条例》将如何助力“高效办成一件事”? 魏文涛:相较以往优化政务服务的相关政策,《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在更深层次关注和推动解决企业与群众“急难愁盼”需求,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获得感。 近年来,广东聚焦涉及面广、办理量大的政务服务事项,探索推出“一件事一次办”、免申即享、容缺承诺、跨域通办等便民利企措施。在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方面,逐步推动企业、个人两个全生命周期重要事项高效办成。截至目前,广东政务服务网已上线新生儿出生、企业开办、企业注销等810项“一件事”服务,可网办率超96%。2024年,广东将大力推进准入准营、缴费纳税、投资建设、教育入学、社保卡服务等“一件事”网上办、指尖办,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 《条例》从制度机制上为“高效办成一件事”提供了依据和保障。比如,在全面深化政务服务模式创新方面,《条例》针对部分地区政务服务办理流程不规范、不统一的现象,要求需要“政务服务全流程一体化在线办理”以及“线上线下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针对存在部分群众习惯传统线下办事的现实需求,明确服务渠道线上线下并行提供服务。在固化已有政务服务成果和创新方面,《条例》鼓励政务服务机构创新使用远程视频、数字化图纸审查等辅助方式,部分勘查审验工作可通过视频远程辅助,最大程度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广州、佛山等地已经探索实践通过申请人自行上传现场视频,开展现场核查初审工作。《条例》还积极推行告知承诺制和容缺受理服务模式,着力解决群众和企业办事申报材料多、跑动多、耗时长等难题。这两种服务模式在广东已有广泛实践,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在2020年就下发《广东省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实施方案》,各地市纷纷制定相关细则落实工作,如江门在2021年9月印发本地实施方案,共推行60项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办理。容缺受理则是我省在推进“互联网+政务”改革的积极探索,佛山、清远、广州等地均对容缺受理开展了相关工作。这些创新做法通过《条例》出台予以推广,将进一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的落实。 南方财经: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今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第五周年,《条例》将如何推动大湾区政务服务数字化合作与创新? 魏文涛:当前“数字湾区”建设加速,伴随粤港澳三地融合度不断提升,在经贸交流、服务互通等方面的现实需求越来越突出。粤港澳要实现政务服务互联互通,推进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是关键。 近年来,广东与香港、澳门特区政务服务“跨境通办”不断深入拓展。广东省政府办公厅于去年印发《“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提出要推动粤港澳政务服务一体化,着力实现“六通一融”的目标。香港首台搭载“跨境通办”专区的“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以及内地首台香港“跨境通办”自助服务机已投入使用。江门深入实施“港澳融合”工程,在澳门、香港建成跨境通办政务服务专区。 为进一步推进粤港澳政务服务一体化,《条例》明确广东与港澳政务服务主管部门在数字化方面的合作,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工作机制,力求创新大湾区政务服务跨域办理业务场景和服务模式,加快“数字湾区”建设,为我省持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政务服务改革创新、促成三地公共支撑平台对接留出依据空间。 南方财经: 《条例》让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有法可依,也将让各地各部门更坚定数字政府建设的信心。下一步,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将如何将进一步推动《条例》更好落地? 魏文涛:为充分发挥《条例》在数字政府建设工作的推动作用,我们计划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要掀起学条例、用条例的热潮。我们计划联合省直机关工委开展政务服务业务技能大赛,组织各级政务服务机构的窗口服务人员和部门审批人员踊跃参加,不断增强政务服务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提升政府依法行政能力。二是营造学条例用条例的氛围。我们将加大培训宣贯力度,通过多方位、多角度、全覆盖的宣传方式,对《条例》进行深度解读,提升政府公职人员对《条例》的理解掌握能力,将《条例》解读好、宣传好、落实好。三是评估学条例用条例的实效。我们将视情开展实施评估工作,结合业务实践和评估情况调整相关贯彻落实措施,将《条例》的普法宣传纳入常态化工作的轨道。 《条例》的出台是广东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标志着广东政务服务数字化工作迈入了法治化、标准化发展新阶段。我们将持续推动各地各部门落实《条例》要求,依法依规推动堵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运行标准化、服务供给规范化、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化,以数字化赋能全省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