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信:“感谢自然资源局前台办事人员,以专业的业务能力和热情的服务态度帮助我们快速办理业务。”张女士带着她76岁的父亲快速办理完房产过户手续,在表扬信中用她最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她的感谢。
感谢信里的案例,仅仅是中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为推动我市“登记财产”营商环境优化,中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围绕利企便民的目标,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和成果,努力推动不动产登记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全面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感和满意度。 提质提效 打造有速度的高效服务
加大力度推广“带押过户”。自在全省首推二手房 “带押过户”后,创新开展“一手现房带押过户”业务,并在此基础上与中国人民银行、各大金融机构、市内各大房地产企业等机构积极协调,持续探索、协同推进,成功打破“一手现房带押过户”业务仅支持同一银行的壁垒,同时推动“一手现房带押过户”跨市办理。 全面推行“交验即发证”。除面向工业厂房外,在省内率先将“新建商品房”建设项目纳入“交验即交证”范围,将业务“串联办理”转化为“并联推进”,大幅压减项目的审核时间成本,在项目取得竣工验收备案材料的当天核发不动产权证。政策出台后,办结工业项目107宗,商品房项目2624宗。 先行先试推广“抵押即交证”模式。通过“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将过往的5个环节压缩至3个环节;多宗业务叠加由3+N个工作日压减至最多只需3个工作日,为经营主体节省了大笔“过桥资金”。该办理模式已覆盖我市24个镇街。案例落地早,数量多,政策推进成效明显,领先省内其他城市。 实现“交房即发证”模式升级。2024年3月中山市自然资源局发布《新建商品房“交房即发证”工作实施方案》,将在土地出让环节和销售环节约定采用“交房即发证”模式写入工作方案,将业务“串联办理”转化为“并联推进”,大幅压减项目的审核时间成本,在项目取得竣工验收备案材料的当天核发不动产权证,有力地督促开发企业履行和落实商品房建设、交付等各环节工作。 全省首创“不动产登记+信用”体系建设。通过系统对接,将信用融入不动产登记环节,根据信用行为实行分类管理,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全市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办事区域均设立有“诚信企业优先窗口”,为诚信企业开通优先快办通道。建立贯穿不动产登记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的新型“链条式”不动产登记信用监管机制。
联动各方 打造有广度的协同服务
跨域合作,打造无感切换的办事环境。与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省内十市,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等省内外地市签署了“跨境通办”“跨市(省)通办”“跨境通办”合作协议,实现不动产业务跨区域办理,减少了企业群众跨域往返奔波次数,提升了办事效率,节省了时间等成本。 协同镇街,构建市镇一体的服务体系。梳理发布不动产登记业务办事指南、申报材料清单等,实现“同市同标”。推进市、镇两级行政服务大厅设立标准化不动产登记“一窗办理”窗口,为企业群众提供不动产交易、缴税、登记业务“一窗受理”服务,以及二手房过户+水电气网“一窗通办”服务,构建起融合二手房转移登记、核税、水电气网(立)过户等多项业务在内的跨部门联办、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服务模式。 擦亮“中易登·自然红”党建工作品牌。秉承“登记为民”初心,以真抓实干提升质效,以创新思维破局前行,以改革举措激发活力,中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在中山市自然资源局的领导下,推行“党建+”模式,组建不动产登记党员先锋队,专设党员先锋岗服务窗口,统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上门、下乡服务等,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建设优质、便捷、高效的不动产登记政务服务阵地。 打造便捷舒心的线下办事服务区。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不动产登记服务专区,配备老花镜、饮水机、轮椅等便民设施,提供免费复印等贴心服务。安排专人提供不动产办理相关指引和咨询服务,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确保群众能够“一来就熟、一找就到、一次办结”。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为事项办理提供兜底服务。为推动我市“登记财产”营商环境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与13个市直部门、24个镇街建立沟通联络机制,制定10项攻坚目标,推进不动产登记业务及关联事项审批流程精简、效率提升、公共服务联动、不动产信息应用等优化举措,深化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
“心系企业服务热情,高效审批助力工改”“认真为民办实事,积极为民解困难”……一面面锦旗,一声声感谢,不仅是对中山市不动产登记服务的认可,更映射出中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初心,这是一场不动产登记人与群众的“双向奔赴”。中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将始终秉持"以民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以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和数字赋能的创新智慧,持续优化不动产登记服务,奋力。未来,不动产登记中心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登记为民"的初心使命保持初心,拾级而上,谱写服务民生、助力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