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让更多数据“动起来、用起来、活起来”,近期,中山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组织举办了2024年中山市“数据要素×”优秀案例评选活动。
本次活动吸引了全市多家优秀企业团队的33个案例参赛,多位省级权威专家对案例进行了现场评选。结合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广东分赛结果,最终评选出了13个优秀案例,其中4个案例在广东分赛中斩获佳绩。
优秀案例不仅展示了中山市企业在数据治理、数据应用、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最新成果,更体现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在促进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治理效能等方面的巨大潜力。
案例一 构建风电行业“采治融服”一体化数据空间 风力发电已成为新能源发电的重要支柱,为响应国家推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解决风电行业设备数据采集难、风场运维成本高、供应链协同效率低、行业数据价值未显现等问题,京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广东明阳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了风电产业“采治融服”一体化数据空间,以数据要素赋能风电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为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构建风电行业“采治融服”一体化数据空间,赋能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风电行业“采治融服”一体化数据空间主要面向风电行业的上游设备生产商、中游整机组装商、下游发电厂提供产业链的智能运维与决策服务。 本方案创新采用“1+1+1+N”采治融服架构,通过建设1个基于北斗卫星通信组网及数据高性能传输体系,解决了远海及高原地区信号盲区网络通信问题;建设1个多模态异构数据智能处理中枢,支撑对风电行业多模态异构数据的全生命周期智能化处理;建设1个风电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推动产业链多方数据进行融合应用,支撑产业链协同发展;打造N个行业智能化决策应用,有效降低风电行业的运维成本、提高供应链协同效率并实现快速精准的决策支持。 本项目以明阳电气作为标杆示范进行落地应用,取得明显的提质增效作用。通过本项目方案已接入46个海上风电机组并实现对风电柴发电源机组实时运行监测及智能运维,运维成本有效降低35%以上。在经济效益上,累计创收5000万元,并基于已合作的2个风电场,累计发电量达7.6亿度,间接创造的经济效益达4亿元。 案例二 供应链风控数据赋能建材大宗交易 在大宗建材贸易行业中,以轻资产运营模式为主,普遍存在企业资金缺口大、还款周期长、银行授信低、人员投入大等行业难点。针对这些难点,中数海量公司以供应链风控管理平台为基础,开发了中数供应链风控数据产品。通过分析企业订单流、现金流、合同流、物流和外部征信等数据,形成企业经营评级,并出具内部信用评级证书。一方面辅助贸易企业更好地管理链上企业,及时掌握链上企业的异常经营风险。另一方面辅助金融机构做好贷前风险评估,贷中持续监控,强化风险管理,加快贷款流程。 该平台产品目前已有落地案例,成功为企业实现了降成本、提质量、增效益。降成本方面,减少调查人员投入,从而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质量方面,通过对平台的数据进行清洗、治理,提高了数据质量,更好地服务企业管理;增效益方面,企业回款率提升85%,应收账款周转率提升40%,账款逾期时长缩短至原来的三分之一,年营业收入提升100%。 下一步,中数海量公司将以现有产品为基础,推进产品的横向复制和纵向延伸。一是依托现有大宗建材贸易经验,横向向小宗商品贸易、跨境外贸等业务场景推广复制;二是依托供应链交易场景,向原材料采购、生产智能化、智慧物流、金融服务等领域延伸。 供应链风控数据赋能建材大宗交易。 案例三 5G+数据赋能木林森数字工厂 广东中山被誉为中国灯都,拥有完善的灯饰产业链,产品涵盖家居照明、商业照明、工程照明等多个领域。传统灯饰制造业存在生产管理复杂、订单交付不确定、成本上升等挑战,急需数据赋能。 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LED企业,2023年营收超175亿。自2020年开始,中国电信中山分公司以天翼云、5G定制网、数字化转型等技术创新手段,为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10万平方米厂区、25个车间、8000多台机器进行数字化赋能与改造,通过千兆纵横、多接入融合、安全大脑实时防护、智慧物流、智能包装、能耗精细化管理等,实现数据内部高效流转,赋能生产治理和企业管理。 自数字化工厂投入运营后,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的运营成本降低、运营效率等全面提升,单位产值运营成本降低17%,人均生产效率提升28.4%,单位能耗产值提升5.75%,人均产出提升29.41%。 5G+数据赋能木林森数字工厂。 该案例在LED行业具有数字化转型示范作用和良好的推广复制价值。 案例四 城市重要通道拥堵疏导解决工具 城市交通要道如同城市的“大动脉”,常因事故或施工而受阻,产生交通拥堵的情况。目前,处理这些问题依赖于交通工程师全天候监控,出现拥堵情况后依靠经验疏导交通,效率低下且缺乏准确性和评价标准。 为此,广东振业优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数据要素创新思维,设计了针对城市交通重要通道拥堵疏导解决的软件工具,旨在利用时空交通大数据,提高城市交通关键道路的拥堵疏导能力。 城市重要通道拥堵疏导解决工具。 该工具以“实时监测交通态势与主动管控创新”为核心,通过对不同来源和维度的数据进行清洗、融合,研发出“需求发现”“自动分析”“控流策略”等功能。在“需求发现”方面,该工具能够通过交通拥堵、道路信息数据,实时监控关键路段的细微变化,精准识别需要疏导的拥堵点;在“自动分析”方面,该工具能够利用交通车流量和轨迹数据,自动计算重要通道出现拥堵后车流的来源、具体位置、流向和比例;在“控流策略”方面,该工具结合交通治理案例数据库,为工程师提供匹配场景的交通信号调整策略,直至交通恢复正常。 该工具能自动监控城市交通要道,提供交通信控、诱导调整的策略,让工作人员精确调控多个信号路口和出入口,城市交通管理效率提升40%,通行效率提升30%。 项目为研究交通拥堵解决方案和道路通行潜力提供经验,同时在城市智慧交通管理中起到示范作用。 案例五 构建城市级可信数据流通网络,创新“政银客”金融服务体系 为解决金融服务场景中,金融机构、政府以及企业、个人之间缺乏可信数据流通渠道、缺少可靠的授权机制以及缺少数据难以创新等问题,京信科技凭借其在数据要素领域的探索与实践经验,提出构建城市级可信数据流通网络,创新“政银客”金融服务体系。 具体而言,京信科技通过建设一张可信数据网络,解决“政银客”之间可信数据流通渠道问题;通过建设一个数据要素流通服务平台,解决数据可信、可控流通的问题;通过打造三种数据要素流通模式,解决缺少数据难以创新的问题。 在中山市,该方案已率先通过政银数据跨领域应用实践得以验证。通过逐步连接城市各行业机构,支撑政府、金融等多元数据的流通与应用,成功创新了“政银客”金融服务体系。项目成果显著,累计助力银行授信超过60亿元,充分展现了公共数据在金融服务中的巨大应用价值。 构建城市级可信数据流通网络,创新“政银客”金融服务体系。 该方案连续五年荣获多项国家级与行业级荣誉,包括工信部网络安全技术应用示范及大数据产业发展示范、信通院星河杯隐私计算标杆案例及隐私计算大赛二等奖、数字中国·数据要素×应用赛道全国三等奖等。目前,该方案已进入市场化推广阶段,正在全国4个区域实施应用,助力各地及行业机构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 案例六 跨境电子商务公服管理平台赋能本地产业 为提供高可用、高效率、高稳定性的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促进中山跨境外贸的发展,中山推动建设了跨境电子商务公服管理平台。 该平台一方面能为企业提供便利通关报关服务,助力企业高效通关。另一方面可通过跨境电子商务数据统计分析,为政府监管以及推动行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同时,该平台也是一个筑巢引凤的载体,通过营造良好的通关环境,吸引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进驻中山。 跨境电子商务公服管理平台赋能本地产业。 中山市跨境电子商务公服管理平台的建成,将带动中山及周边地区的货物到中山口岸进出口,大幅提高进出口贸易量和“两转”比例。 当前,中山市跨境电子商务公服管理平台从通关便利、快速退税、货物采购、仓储物流、市场推广、人力资源、金融服务、财税指导等方面,正在打造中山跨境电商服务体系,为中山跨境电商行业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推动中山跨境电商行业高质量发展。 案例七 燃气安全监测预警综合管理平台 为加强燃气安全管理,解决燃气管理不规范、不联网、平台不统一等问题,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联合中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兴业银行跨界合作,打造了城镇燃气安全监测预警综合管理平台。 平台以先进的技术为支撑,构建数据采集、监测预警、事件处置、研判分析、风险评估、隐患管理六项核心功能,实现了对燃气安全的全方位监测和管理。 燃气安全监测预警综合管理平台。 平台实现了“一网统管”:全场景、全链条、全要素的燃气安全一体化监管。覆盖了3000公里地下管网、2万工商业用户、90万家庭用户以及150万个液化气瓶,实时掌握燃气安全动态。平台实现了“闭环管理”:涵盖了燃气安全预警、处置、监管、整治各个环节,形成了从监测预警数据到处置结果反馈的完整闭环。 平台实现了“瓶装气全生命周期管理”:对燃气安全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充装阶段、运输阶段、供应阶段、配送阶段、使用阶段和回收阶段的安全管理,同时实现了气瓶二维码溯源管理。 平台打造了“创新模式”:平台建设采用政府主导+银行投资+运营服务的模式,降低了政府投入,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用户设备采购模式则涉及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运营商和终端用户,降低用户成本,提高参与意识。 平台应用效果显著,报警数准确率达98.9%,隐患处置率为100%,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869天。同时,降低了政府投入和管理成本,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案例八 中山市城区智慧排水平台 为大幅提升中山市水污染治理、防汛防台风应急处置等工作效率,中山公用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借鉴国内外同类系统经验,结合中山实况,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出中山市智慧排水平台。 中山市城区智慧排水平台。 在全面智能感知基础上,建设符合中山特色的智慧排水平台,实现涉及排水业务感知、运维、调度及决策支持的一体化全程智能管控,助力中山排水设施精准调控,优化排水流程,大幅提高排水效率,有力降低城市内涝风险,切实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 该项目通过对中山市城区泵闸站改造、排水管网物联监测、开发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排水设施状态智能识别技术及系统集成,排水设施运维及应急响应处置人员减少30%,一年降低人工成本约300万元。未来该平台可运用到中山市非中心组团(镇街)治水攻坚项目中,对镇街公共排水设施统一长期管养,实现排水设施厂网高效运行,提升全市城市管理能力、防汛应急响应能力,提高城市基础设施运维水平,预计创造产值约6000万。 除此之外,项目引进并培养了物联网、网络安全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及中高级人才。其中,联合高校通过产学研项目成功培养了10名硕士研究生,同时自主培养了20名中级以上技术人才。 案例九 大数据模型助力精准教学模式革新 10月9日,《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印发,强调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对释放数据要素潜能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读书郎深挖教育数据要素在社会与经济层面的双重价值,为政府提供教育行业数据资产化及入表的可行路径,通过“平台+终端”双覆盖、“校内 +校外”大循环两大应用场景,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大数据模型助力精准教学模式革新。 近五年来,在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中山市教育技术中心的大力支持下,读书郎紧跟中山市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步伐,助力中山市完成精准教学平台如AI爱学网、智慧课堂等方面的专项数据治理,积累大量标签化、价值化、可应用、可持续的教育行业数据。 一是推动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治理创新,通过优化规划与资源配置,提升区域教育数字化水准,实现“一网统管”高效模式,避免资源冗余,减轻财政压力,增强区域教育竞争力;二是助力师生教学相长与精准提升,为教师提供专业教学支持工具,助力教师精准把握学生学情,实现精准教学,利用大数据精准定位学生知识短板,智能推送资源课程,助力靶向补短与个性化学习;三是构建家校共育的数据支持生态,为家长提供清晰数据洞察,实时把握孩子学习动态,强化家校联动,凝聚共育合力,共促孩子全面健康成长。 截至2024年7月31日,读书郎已在中山市100+间教室全面铺设AI爱学网、智慧课堂,持续夯实精准教学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数字化能力,服务全市5500余名教师和4.35万名学生,减少学生33%的重复练习,提高至少26%的学习效率。 案例十 自然资源空间数据融合应用,赋能城市科学决策与管理 自然资源是城乡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围绕自然资源管理中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利用难、数据共享利用弱、应用场景单一延伸差的堵点痛点,中山市自然资源信息中心联合广州城市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从数据治理建底座、平台建设促共享、数据赋能拓应用三个方面挖掘自然资源空间数据潜力,以数据要素赋能自然资源管理,创新城市治理新模式。 中山市自然资源信息中心建设了一个数据治理底座,项目通过汇聚涵盖规划、国土、林业、海洋等多行业历年数据,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数据清洗、规整、入库,实现跨时序、跨业务、跨层级、跨系统的数据融合治理,建立数据全链条全周期管理,逐步形成现有5大门类共1868个图层的自然资源大数据中心,作为自然资源数据的底座。 自然资源空间数据融合应用,赋能城市科学决策与管理。 打造平台促共享,中山市自然资源信息中心搭建起中山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数据管理、数据挖掘、数据应用、共享交换、安全运维五大功能模块,依托平台,在中山市各镇街、各有关部门进行自然资源数据共建共享,推进跨部门数据共享共治。 通过数据赋能拓应用,中山市自然资源信息中心通过平台统一的自然资源空间数据资源底座、空间实时融合技术能力、数据模型服务等数据要素服务,拓展建设系统应用,实现数据要素全面赋能自然资源业务智能审批、跨部门业务协同、重点项目保障、辅助决策等关键场景应用。 目前,已通过平台对接11个系统,发布服务数量共470个,将数据要素服务延伸至市各镇街、各有关部门,落地超过20个应用场景,在“市‘百千万工程’”“市‘工改’”“绿美中山”等重点工作中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案例十一 多源数据融合构建经营主体标签体系助力智慧监管 随着市场经济主体数量的急剧增长、业态的多元发展,如何实时高效掌握经营主体的有效信息显得非常重要。中国联通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中山市分公司通过对全市海量经营主体数据进行治理和分析,通过深度挖掘企业特征数据,构建以数据标签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系,实现监管主体、监管客体以及自然人的细致划分和精准打标、经营主体的具象化与精细化管理,为政府部门、相关市场用户提供基础的企业画像。 多源数据融合构建经营主体标签体系助力智慧监管。 当前,该项目已经实现了高度定制化的标签分配机制。中国联通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中山市分公司对超60万经营主体日常产生的数据进行治理分析,实现每日自动打标。项目实现标签全生命周期追踪管理,标签全程留痕,每一项标签的产生、变更乃至撤销均有迹可循,用户可以随时查阅监管目标的打标情况和打标历史,全面掌握监管目标的发展变化轨迹。 该项目打造了灵活便捷的自定义个性化标签。通过标签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用户可结合实际需要,自定义个性化标签,使监管工作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 这些标签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可交叉筛选、复合查询。通过交叉筛选和复合查询机制,平台允许用户根据诸如主体规模、行业门类、风险等级、历史违规情况、生产产品特征等多个标签属性同时进行筛选组合,快速圈定重点关注的对象。 现阶段,中国联通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中山市分公司已对全市企业的经营特征、资质能力、行业规模、监管关注等标签分类打入1217万个监管标签,绘制对应企业画像,并不断进行迭代和积累标签。 案例十二 中山市脆肉鲩产业园5G智慧渔业项目 中山市小榄东升脆肉鲩产业园智慧渔业模式,将产业园建设规划与脆肉鲩产业升级需求相结合,以“5G+智慧渔业平台”为抓手,通过奖补政策引导,鼓励产业园内的养殖户、农业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产业园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智能养殖设备,实现脆肉鲩传统养殖模式的转变,并“以点带面”带动中山渔业产业向绿色化、机械化、智能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型。 中山市脆肉鲩产业园5G智慧渔业项目。 通过建设“5G+智慧渔业系统”平台,提升了生产管理水平。系统以智能养殖为核心,包括“智慧渔业物联网5G中控云平台+大数据监控管理平台+配套手机端APP”,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智能化投料控制、动态化水质监测、自动化设备控制、精准化生产养殖、数据化预警分析、可视化决策管理,为养殖户提供精准高效的技术支撑。 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平台能够感知养殖生产数据。利用物联网传感技术,在养殖区域布置小型气象站,在池塘中安装水质传感器监测设备,智能改造投料机设备,搭建立体传感器和采集器平台,实现对养殖过程数据的多维度立体监测。 充分进行数据分析,平台能为企业挖掘数据价值。各种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可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到渔业物联网中控云平台,实现动态感知养殖区域的各项指标,一旦数据异常,能够自动处理或发出预警信息,确保渔业养殖的安全生产。 经测算,该项目给脆肉鲩养殖户节约综合成本约270元/吨,鱼体增重3%-5%,提升鱼塘综合收益约20%。 案例十三 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垃圾处理全流程监管项目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与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联合打造垃圾处理全流程监管平台,通过大数据对垃圾处理全流程工作中呈现出的问题、态势、诱发原因、分布规律、影响范围、运营管控等进行深入分析、辅助决策,达到“科学运营、高效服务”的目标。 资源要素“全覆盖”。通过平台将全市市容环卫涉及的人、车、事、物及相关资源要素全采集、全接入和全覆盖,实现实时数据采集、运行监控与数据分析。 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垃圾处理全流程监管项目。 精细管控“全流程”。对全市市容环卫清扫保洁、垃圾分类、垃圾清运、垃圾转运、垃圾处置、公厕运行、化粪池运行、水域垃圾、建筑垃圾等,实现全流程、全生命周期可视化、可分析、可溯源。 监督管理“全智能”。通过该平台,并借助前端物联感知设备和后端智能分析算法,对环卫车辆盲区及周边道路进行检测,对司机超速、疲劳驾驶、打电话、抽烟等危险驾驶行为进行智能监测预警。 决策分析“全数据”。平台充分利用数据共享支撑能力,汇聚各街镇相关市容环卫数据,实现内部系统之间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内外业务协同,为全市市容环卫管理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 应急处置“全调度”。通过市、街镇、企业三级的管理体系,对问题处置实现常态的扁平化、快捷化、移动化的高效处置,实现全时空的资源调度,达成“一呼到底、一呼全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