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2021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一、总体情况
2021年,中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市政务公开工作的部署和要求,重点抓好信息公开、优化政务服务、畅通政民沟通渠道三个关键方面,在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体验感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多层面推进,保障政务公开准确规范。制定《中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2021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分工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及责任分工。制定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信息公开发布、政策解读、舆情回应等工作要求及操作流程;完成我局主动公开基本目录编制,更新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采用图文解读、媒体报道、一把手参加《热点面对面》访谈节目等形式,多渠道延伸政策解读范围,增强政策解读实效。
(二)多维度发力,推动政务服务高效便民。一是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3344项行政审批事项进驻广东政务服务网。在粤系列平台打造“精品中山”指尖服务专区,实现967项服务“粤省事”可办,544项服务“粤商通”可办。打破地域壁垒,实现450个事项“全城通办”、291个事项“省内通办”,127个事项“跨省通办”。二是推进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超过50项主题式服务“一份表单、一套材料”即可申办。加大数据共享复用,实现60项高频服务“智能秒批”。三是推行企业诉求“马上办”。通过12345热线、粤商通、企业专窗和“书记市长直通车”等下服务方式,实现企业诉求快速响应、统一转办、在线查询、限时落实。全年受理企业诉求1.05万件次,办结率99.37%。
(三)多角度突破,力促公开渠道畅顺便利。一是加强统筹,完成全市64条热线至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整合。二是夯实基础,制定《中山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知识库管理制度》,汇聚77个部门共7104条知识库管理数据,形成政策问答知识库动态调整机制。三是拓宽渠道,打造中易办企业服务平台,推动惠企政策在线获取、精准推送。四是创新服务载体,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12345政务便民小助手”,实现医疗保障局、住房公积金、人社局、公安局、教体局五大领域政策业务查询智能解答。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21年,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待改进提升。一是政务服务标准化、便利化程度仍需提高,线上公开及互动渠道随着企业群众的各类需求须进一步拓宽完善。二是部分办事指南在公开过程中存在格式不规范、要素不统一、线上公开要素与线下办理要求不一致等情况,影响企业群众网上办事体验感。三是政策持续解读的意识仍需加强,多举措拓展政策解读覆盖的广度和深度仍需增强。
2022年,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国务院、省政府和市政府关于政务公开的决策部署,认真做好以下政务公开重点工作:
一是加强培训。局党组加强对国家、省、市关于政务公开工作决策部署的学习领会,切实履行政务公开及政务服务职责,定期听取政务公开情况汇报。局政务公开工作人员要加强对政务公开新形势新要求的学习贯彻,综合科要定期组织开展政务公开相关培训指导。
二是健全政务公开机制。重点健全规范信息公开、政务新媒体管理、政策解读、政民互动等政务公开管理细则及操作指引,推动政务公开更加精细完善。充分利用漫画、动画视频、新闻媒体、访谈节目等形式加强政策解读,做到政务公开与政策全生命周期同规划、同推进、同落实。
三是加强网站及政务新媒体建设。做好网站功能建设及日常运维,制定常态化巡网机制,为网站信息运营维护提供强力保障。定期开展网站及政务新媒体检查监测,对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错别字、错误表述、错链等问题及时整改更正,确保网站正常访问、政务新媒体健康运营。
四是着力打造高度集成的惠企政策“一站式”服务平台。升级改造中山市惠企导航政策平台,通过企业与政策双向画像,推动惠企政策“一键匹配、精准推送”。在政策统一归集、企业数据统一汇聚的基础上,探索简易政策“免申即办”“免申即享”。强化12345政务热线督办问责能力,探索线上政民互动的网络问政新模式。
五是加快推动政务服务“指尖办”。在粤系列“精品中山”专区新增上线100个以上服务事项,建设“精品中山”镇街专栏,推动基层服务“指尖可办”。全面推广应用“精品中山”服务专区,通过门户网站、政务新媒体、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持续推广“精品中山”专区高频政务服务,力促“指尖服务”成为企业群众办事新常态。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收取信息处理费的情况:本年度未发出收费通知,未收取信息处理费用。
中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2022年1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