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翠亨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坚持以服务为本,从优化机制流程、强化能力建设等方面查短板、出实招,通过重构办事模式与提升审批效能,切实为办事企业群众 “疏堵解难”。
(一)重构审批流程,助力交通业务提速
为了解交通运输领域存在的线上、线下两套审批流程串联运行的问题,特别是省内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注销和机动车维修备案业务,翠亨新区城市建设和管理局与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果断研判问题根源,协同推进流程再造,以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活力、支持企业准营为目标,取消了冗余的“线下纸质初审”环节,构建“电子材料预审直通”新模式,实现了电子申请材料当日完成预审与反馈。预审通过后,材料即时录入系统,审批部门同步完成终审并于当日出具结果。该改革实现了审批主流程与纸质材料运转分离,完成了“预审-录入-终审”的高效衔接。优化后,整体办结时限提速50%以上,显著提高了审批效率,也为其他领域推进流程再造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
(二)靠前导税,实现“轻量业务”快速办结
聚焦纳税人办理涉税业务时政策辅导不精准、耗时较长等痛点,翠亨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税务轻量业务导办即办”模式,将政策咨询、报表填写辅导、系统操作指引等基础服务,从传统窗口前移至咨询导办台,设立快速服务通道,实现简易业务高效办结。同时,依托精准分流与问答式指引,导办工作人员能够及时识别需要预约办理的事项,通过信息核验和一次性告知机制,明确材料清单与办理路径。企业税务登记、发票开具、契税缴纳等多项业务支持线上预填与资料预审,方便纳税人提前完成准备工作。改革后,中心的办税平均等候时长压缩67%,现场办理效率大幅提升。此举不仅有效减轻窗口压力,更推动税务服务向线上迁移,不断拓宽线上办理渠道。目前,中心已形成以微信移动端为主、自助终端为辅的多元办税体系,进一步引导纳税人“少走马路、多走网路”,不断提升办事体验和服务效能。
(三)深化“一窗通办”改革,推动民生服务体验升级
针对企业群众办事多次跑、多头提交、等候时间长等常见问题,翠亨新区民生个人综合窗口持续深化“一窗通办”改革,通过推行以老带新、常态化培训等机制,进一步夯实服务技能、优化办事流程。2025年初,面对社保申办量激增的情况,12个综合窗口全线开放、协同受理,依托流程优化和能力升级,有效保障了服务秩序平稳。有群众表示:“不用排长队,随到随办成为新常态。”翠亨新区持续推广“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以一位群众办理新生儿参保及医疗费用报销为例,综合窗口通过“一窗受理”,一次性办结产前检查费报销、生育医疗费报销、产后并发症住院报销、新生儿参保登记及医保缴费等5项业务,将民生“关键事”“操心事”一揽子办结。近半年,民生个人综合窗口医保、社保、公积金业务办理总量超14000宗,同比增长约18%;在业务量大幅增长的同时,群众平均等待时长降低,同比缩短约22%,呈现出“业务量上升、等候时间下降”的良性态势。
刀刃向内,探索以数字赋能、流程重构为抓手的政务服务新范式;一增一减,减少环节时限,增加群众满意度与获得感。翠亨新区将继续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全力推动减流程、压时限、提效率,以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打造创业投资与品质生活的“优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