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榄镇胜龙村党群服务中心,62岁的何阿姨正用指尖轻触屏幕,人脸识别瞬间完成社区门诊选点变更业务。"以前办业务要儿女请假陪我去镇上,现在到村党群服务中心,2分钟就搞定了!"
服务效能蝶变:从"层级壁垒"到"无界协同"
小榄镇胜龙村地处镇域边缘,村(居)民办事曾面临"跑远路、操作难"双重困境。如今,"粤智助"集成公安、社保、医保等30多个部门300余项高频服务,以"无界协同"理念重构服务流程,“数智化”技术破除物理边界,体现层级贯通、服务“无缝衔接”的本地化实践。政务顾问周淑炜见证了这一深刻变革:"最直观的就是村(居)民办事笑脸多了,抱怨少了。不用专门跑镇上的窗口排队,在‘家门口’就能办事。"数据显示,2025年全镇政务服务中心以及29个村(社区)通过自助终端办理业务近2万宗,63.7%事项实现"即来即办"。
适老化设计:破解银龄群体"数字围城"
对何阿姨这样的长者而言,"粤智助"专设大字体界面、语音引导及全流程视频辅助,政务顾问驻点指导形成双重保障。"机器会有操作步骤提示音,还有工作人员在旁边指引,不怕弄错。"何阿姨的体验折射出系统化适老改造——通过简化流程、强化引导,使社保认证、医保查询等核心需求转化为"指尖可达"的日常。正如周淑炜所言:"解决办事远、交通不便的痛点,并实现一次办成。" 全镇超3000名长者因此受惠。
对职场父母黄女士而言,"粤智助"重构了办事效率逻辑。"要是以前,必须跑到镇政务服务中心,排队耗时间,现在走几步路到村里几分钟就办好了,省时省力很方便!"生育登记、证件打印等刚需服务,恰与"带娃办事两不误"的生活场景深度契合。这种“办事快、跑动少”,正是小榄镇自2022年率先探索"10分钟政务服务圈"的核心成果,2023-2024年累计下沉260项事项至29个村(社区)。2025年选取新市、联丰、高沙、东升4个社区先行试点,更拓展至300个服务事项达成直办目标。
从小榄镇胜龙村到镇域29个村(社区),"粤智助"不仅是物理终端的进驻,更是政府服务理念的深刻嬗变。它承载着"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制度创新,践行着"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治理承诺。随着新增高频事项持续下沉,"跨省通办""跨域通办"纵深推进,这场始于群众"家门口"的变革,正以“数智化”为笔,绘就基层善治的温暖图景——让每个脚印都印刻获得感,每次点击都传递民生温度。